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来源:怦怦部品FlippedShop    点击:21361

我感觉像我们分享的干货类型的文章没有足够大的阅读量,挺可惜的。码了几千个字,不如找一些图片,发一些感想,那样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也能装一下。可是没办法呢,踏踏实实的做内容是我们怦怦部品的态度。

当上一赛季MOTO GP落下帷幕后,人们还在津津有味的谈论着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的纷争(罗西、洛伦佐和马奎兹)。不过除了他们本人以外,他们的皮衣赞助商Dainese(丹尼斯)和Alpinestars(A星)这两家世界顶尖摩托装备制造商也开始了一场专利撕逼战。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超人和蝙蝠侠的服装赞助商我们也一目了然了,瓜子板凳看戏~~~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丹尼斯首先控诉A星摩托骑行服的气囊专利侵权,而A星方面当然是不会承认啦,紧接着也反指控丹尼斯侵权。于是在15年10月份时,在慕尼黑法院的审理中丹尼斯赢得了官司,法庭判决A星侵权丹尼斯的专利。并要求A星下架在德国经销商所有TECH-AIR street系统的相关商品,不过A星拖了那么久还是在继续销售。


丹尼斯在2015年12月29日实在憋不住了,于是发表了给A星的诉讼说明中强烈要求A星履行判决,并且索要相应赔偿。不仅如此,丹尼斯还要在意大利境内对A星发动狙击,同样告其侵权专利并要求其停止一切TECH-AIR产品的销售并赔偿。如此一来,A星的日子真是不好过。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丹尼斯赛车皮衣中的气囊示意图,A星的赛车皮衣构造和丹尼斯大同小异


话说回来,在皮衣和骑行服上使用气囊这个概念,甚至到成品,丹尼斯一直是走在前头的。Lino Dainese自其1972年创办公司以来,一直是摩托装备的领导者,在1995年时他就开始设想DAIR气囊系统。丹尼斯官方声称自己拥有26项DAIR技术专利。A星的气囊概念始于2001年,第一套成品是在2010年推出的,到2014年又推出了无需车载传感器的独立街道骑行气囊系统——TECH-AIR street。这其中的是非我们旁人很难说清谁抄袭谁,但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气囊骑行服在将来的利益之大!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A星 TECH-AIR STREET骑行服,相对赛道皮衣的气囊保护范围要扩大不少!


其实在材料科技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水平来说,骑行服的材质和保护性似乎已经遇到了一个瓶颈,要寻求产品的积极突破,那么结合现在先进的电子科技配合气囊系统,无疑是次世代骑行服的最大卖点。而丹尼斯将矛头直指A星的街道气囊服则目的更加明显。说到这里钢铁侠就要介绍一下骑行服气囊系统的发展历程了,请看VCR!

查看视频: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m0180tk2jda&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丹尼斯在1995年就开始了气囊服的研究工作,并在2000年时测试了第一款外置式的气囊骑行服,可以在片中看到这是一款非常庞大臃肿的系统,如同棉被裹在你身上一样。但是不能侦测何时打开,所以计划还是搁浅了。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2006年经过不断的测试新的外置式安全气囊诞生了,而传感器的加入使这款气囊变得“聪明”不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在骑士肩部着地前气囊就完全打开。不过气囊的保护部分只限肩部以及颈部。并且在翻滚的过程中肩部的气囊会移动。另外炸开的气囊可以通过绳索像降落伞一样脱下。但是连同背部驼峰一并拆除。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虽然如此在2007年,丹尼斯还是将这一代产品投入到了实战中,07赛季的MOTO GP系列的小排量比赛125和250级别的两项赛事中,都有多位车手穿着丹尼斯的气囊骑行服亮相。片中当时的西蒙切利发生LOWSIDE后气囊立即打开。


直到2009年,气囊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由外置式改成内置式重量也控制在650g左右。外置式的气囊虽说覆盖面积大,但是其有效保护范围却有限,外露的气囊在滚动中不能完全固定保护的关节。而且在计算打开逻辑上还有不足,例如轻微的摔车也会触发气囊,但此时如果赛车还能继续比赛,但是由于气囊的影响却无法再继续骑行,由于当时是需要解除驼峰,对接下来的比赛还是很不安全的,也影响了加速时的空气动力学效应。而内置的气囊虽说保护的面积要小,由于皮衣张力的问题很难将气囊体积变得很大。但是主要保护了颈椎、锁骨和肩部这些部位,在气囊弹开的逻辑上也稍有改进,一般的碰撞或摔车,电脑不会触发气囊,是有在G力异常或车速很高的情况下才会触发。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图中可以看到在皮衣背面腋下横穿整个背部的地方都采用了可伸缩的弹性材质技术,在气囊打开时皮衣可以给到气囊一定的充气空间。


同年,这项新的技术便在赛场上得到应用,当年加入MOTO GP第二年的洛伦佐是GP组别中最先使用D-Air的车手(门槛是猴王精啊,反正先拿别人做实验,当时还是雅马哈小弟的洛伦佐当然不能拒绝)皮衣中有USB接口,还内置了GPS全球定位仪。通过陀螺仪、加速仪、数据内存以及专业GPS厂家2D的数据监测,来确定何时打开气囊系统。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紧接着罗西也穿上了自家的D-Air战衣,老板还是要亲自上阵啊。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不过当时由于国内转播的原因,其实那段时候的GP赛事只能通过一些网页新闻来获悉,或者是视频网站上相对模糊的实况录像来观看。相关的技术资讯还是略少的。就这样气囊技术开始应用在世界最高级别的摩托赛事中。但是气囊服在赛场上真的是万能的保护神吗?2011年罗西加盟杜卡迪车队,而西蒙切利也在GP的本田卫星队效力,那一年在马来西亚站西蒙切利不幸去世……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车祸瞬间


西蒙切利虽说当时是由于头盔脱落的主要原因而死亡,但由于西蒙切利也是丹尼斯旗下的车手,当时他是否穿着了带气囊的比赛服这一点至今钢铁侠还无法确定。如果他穿了气囊服,可以在图中看到,气囊并没有打开,即使在猛烈的撞击下也没能打开,看来在某些状况下气囊系统的打开逻辑还不是十分完美。如果没有穿着,那么又是为什么让这位早在07年便参加应用测试的车手选择放弃气囊呢?这也许永远是个谜题,有了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给钢铁侠。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虽然气囊科技的保护作用钢铁侠也承认,但是究竟能够给到车手多大的保护程度也是见仁见智,而现在气囊的最主要保护目的一个是缓冲,而更直接的作用是防止头盔边缘打到锁骨造成骨折。其实现在GP正赛中看到爆气囊的情况已经比较少了,可能跟芯片程序也有关系。一般只有比较极端的状况才会触发。例如2013年马奎兹在穆杰罗那次209.9mph的事故。还有15年罗西在阿拉贡测试米其林轮胎时的摔车。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气囊在0.03秒时检测到异常,在0.02秒后打开,缓解了冲击力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可以看到其实赛车服左侧磨损比较严重,皮衣和护具还是赛道上主要的防护措施。不过气囊还是保证了罗西锁骨的安全。


丹尼斯D-Air皮衣在扣好胸口的搭扣后才会通电工作,里面埋了不少线。GPS连接后右臂上侧的指示灯会亮蓝灯,气囊正常工作时会闪绿灯。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A星的工作原理也差不多,只是将显示灯放在了左手小臂上。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目前,丹尼斯和A星的赛道骑行服都只能保护车手的肩部和颈部,不过随着将来的发展,更为合理的运算逻辑和更多区域的保护应该不会是难题。但是GP的赛场一向是技术的试验田。两家人家真正争论的还是街道版的气囊服。相比赛道,街道的骑行环境更为复杂,所以在整体设计上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街道版的D-AIR气囊面积覆盖整个胸腹和后背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在胎上还要装上感应器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坐垫下方还有加速感应器


丹尼斯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复杂路况考虑,如果单单像赛道那样设置,可能在低速碰撞时就不会启动内胆,这样的话不能完全保护到骑士的安全。接下来看看街道版的D-AIR是怎么工作的。

查看视频: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a0180xq202a&width=500&height=375&auto=0.

A星方面街道版的Tech-air则没有丹尼斯这么复杂,相对更接近赛道气囊的工作原理,完全依靠骑行服中的传感器。有利也有弊,利的是不用受到车载传感器的束缚。弊的是在发生碰撞的一瞬间只能依靠单方面的传感器来开启气囊,速度不及D家的快

丹尼斯大战A星——安全气囊为何引爆“英雄”大战?
街道版Tech-air同样覆盖面积超大



显然车手在赛道和街道上的安全是开发气囊系统的初衷,也是未来巨大利润的来源。D家和A家谁拥有专利,谁就能赢得市场。当然我们也不希望这样的纷争太过持久,这样也会影响到气囊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广大骑士们带来物美价廉的气囊骑行服。

其实不难发现,赛道版的气囊骑行服其实并不适合街道使用。千万不要认为穿了赛道皮衣加气囊的组合你就是不死之身了。在平时的街道骑行中,街道版的气囊服更安全,更能保护车手。最后还是要提醒,不管你采取了何种保护措施,驾驶时精力专注和良好的骑行习惯才是最能保护你的盾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更多摩托车最新资讯

欢迎关注机车网微信公众号 jichew

随时随地为您推送最新机车资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