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腦海中的美式機車是什麼樣子?
上半身後仰的騎姿? 往前伸長的雙腿? 大排氣量的V型雙缸引擎?
轟隆隆的排氣聲? 極為舒適的長途巡航車種?
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把操控、傾角、馬力這幾個形容詞套在美式機車上
今天介紹的Indian Scout,將翻轉大眾對於美式機車的刻板印象。
陌生記憶與悠久歷史
談到美式機車,哈雷(Harley-Davidson)幾乎已經成為大多數人對美式機車的代名詞。
事實上,成立於西元1901年的印第安機車(Indian Motorcycle),才是美國精神中牌子最老,歷史最悠久的美國機車廠。
印第安機車創業後的第十年,也就是西元1911年。
Indian將自己研發的Indian 1911車型送到英國,參加知名的Isle of Man TT比賽(也就是現在說的曼島TT大賽車)。
第一次以廠隊身分參加曼島TT比賽的印第安機車,立即包辦了高級組的一二三名,也重創了當時曼島TT的英國地主隊勝利牌機車(Triumph)。
在曼島TT比賽中大放異彩的印第安機車,由比賽成績帶來了銷售佳績,更讓印第安機車投注更多心力在比賽上。
1914年,印第安機車更以11天12小時10分鐘的佳績由聖地牙哥橫渡美國到達紐約。
1914年七月,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印第安機車為了支援美國政府對戰爭用機車的大量需求,將全部生產線的產能用於製造軍用機車,此舉觸怒了當時全美國的印第安機車的經銷商,也讓後起的哈雷機車有機可乘。
1920年,正值世界大戰後的復興期,印第安機車推出了第一代的Scout機種。
採用606cc的V型雙缸引擎,將變速箱整合在曲軸箱內的設計也是一大突破
Indian Scout的引擎動力、運動性與輕巧的車身,迅速獲得廣大民眾的喜愛
也因此,1930年代的刺激遊戲 -- 死亡之牆,幾乎都以Indian Scout為主要表演車種
不過,印第安機車的榮景,卻因為錯誤的公司整併行為,在1953年因故宣告終止營運。
在往後的數十年,雖然有多間公司試圖將印第安機車重生,但卻一直沒有成功
死亡之牆 (Wall of Death)
死亡之牆是源於20世紀初紐約的馬戲團表演。
機車加速後衝上與地面垂直的高牆,並且不斷旋轉,騎士在機車上做刺激的表演,讓觀眾為之瘋狂
1920年印第安機車推出Scout車型後,Scout幾乎成為死亡之牆表演的專用車種
死亡之牆的表演影片
2011年四月,美國的北極星工業(Polaris Industry)宣布
將美國的印第安機車與勝利機車(Victory Motorcycle)納入旗下,並全力重建象徵美國精神的印第安機車。
為了延續Scout傳統的騎乘感受,新款Scout的騎士三角仍維持1920年初代配置,
由轉向軸延伸到油箱、坐墊與後避震器仍保持一直線
外觀維持1920年代的精髓,利用最新科技、創新材質與最新工法
除質感全面提升外,並將車身質量中心維持在三角形的正中央,以獲得最佳操控性
油箱的造型與字體設計,均承襲1920年出廠的初代Scout風格打造而成
引擎是Indian Scout令人激賞的重要關鍵,採用全新設計的1130cc水冷DOHC四氣門V型雙缸引擎,
配上口徑60mm的節流閥與噴射供油系統,最大馬力可達100匹,最大扭力為9.97公斤米,
以美式機車而言,原廠設定的最大扭力出現轉速為5900rpm,是較為特殊的現象。
原廠搭配六速國際檔,一檔齒比為10.782,二檔齒比為7.328
由數據看來,一二三檔的齒比較疏,四五六檔為密齒比設計
頭燈採用亮黑烤漆處理,前端配上鍍鉻飾圈,亦與初代Scout完全相同。
左手開關控制遠近燈切換,方向燈切換與喇叭,開關前方可利用食指控制多功能液晶儀表的切換
水滴型的後照鏡造型相當美觀,但實際使用後發現寬度稍嫌不足。
右手開關為引擎強迫熄火與電動起動開關
多功能儀表的車速為指針顯示,可由按鈕切換公制與英制,但主設計還是以公制為主。
車速0~120km/h為大格顯示,超過120km/h後因不常使用,格子間距明顯縮小。
Scout引擎的壓縮比並不高,採用91(92)無鉛汽油即可
龍頭鎖為獨立鎖定,位置在下三角台旁邊
前土除造型亦與初代Scout相仿。
前輪圈為五幅三肋設計,尺寸為16吋X3.5J,原廠配胎尺寸為130/90-16
前煞車系統採用單碟煞設計。
碟盤尺寸為298mm,配上單向雙活塞卡鉗,煞車力道尚可。
坐墊造型維持初代Scout的L型座墊,且採用真牛皮包覆
不論是手的觸感或乘坐感,均為上乘之作
Scout車架分為三部分。
油箱下方的主車架,引擎前方的固定支架與支撐座墊的副車架,且每一塊均可獨立更換。
側腳架附有熄火開關功能
後避震的位置恰與車架形成一直線,對於路面回饋的掌握度較好
原廠後避震雖然較偏向舒適取向,但在彎道上的表現也相當可圈可點
以單人騎乘而言十分充足
預載的調整僅需將避震器上方的黑色橡膠翻開,即可進行調整
Indian Scout採用皮帶傳動設計,可大幅縮小傳動噪音,兩次調整之間的里程也比傳統鍊條還長。
後輪輪框採用16吋 x 5J形式,原廠配胎為150/80-16
後輪煞車為單碟煞,尺寸與前煞車相同,均為298mm
雖然僅採用單向單活塞卡鉗,但配上ABS系統後的煞車力道比同級車更加優異。
尾燈使用全LED燈泡設計具有加分效果,方向燈仍採傳統的燈泡式尚屬可惜。
騎乘心得
我對於美式機車的刻版印象,就如同一開頭所提到的,好騎,扭力大,人要往後仰的車種
在簡報過程中,Indian的工作人員一再提及這是台運動型的美式機車,
與對手相比,Indian Scout車重更輕,馬力更強,傾角更深
就算是這樣,這車能有多少運動性? 我在心裡打了個問號。
實際跨上車後,才真正發現Indian Scout不簡單的地方
此車的重心相當集中,約莫在V缸引擎的後缸位置,
不論是市區低速轉彎或者山路的車身傾倒都非常靈活
官方宣稱Scout的最大傾角約為31度,相較於對手的26度多了5度
如果高速過彎硬壓,當然免不了會先磨到腳踏。
不過與我之前騎過的美式機車相比,Indian Scout的傾角簡直是大的不可思議,
大多數的彎道都能輕鬆克服,也不用擔心騎一趟山路就把腳踏磨光。
引擎動力異常飽滿,扭力大約從2000轉開始湧現,超過4500轉以後震動就越來越大
實際感受到的引擎甜蜜點(Sweet point, 也就是引擎最順暢的轉速域)大約在2800~4200轉之間
這段轉速洽好涵蓋了0~120km/h的範圍,以120km/h以內的速度巡航,Scout好騎得不得了
對於血液中充滿汽油的我來說,還是一定要試試看Indian Scout的能耐有多少,
退入三檔,油門全開衝刺,Scout這顆全新設計的引擎最高轉速竟然可達8800轉
大約過6500轉後的震動會變大不少,7500轉以後的震動大到手非常麻
輕鬆可上到表速180km/h,此時轉速約莫6250轉
速度超過180km/h之後,Scout的穩定性明顯下降,或許改裝前風鏡後會有改善
中速域再加速的表現也是美式機車非常重要的一環,大多數美式機車騎士並不會頻繁的換檔,
引擎扭力帶與變速箱齒比的配合設定是否優良,將會影響測試中速域再加速表現
Indian Scout的再加速表現很值得推薦,
只要引擎轉速在2000轉以上,油門一補,加速推力瞬間湧現,
遇到需要超車的路況,寬廣的扭力帶將會非常好用
有人說,V型雙缸引擎的節奏,是最接近人類心臟跳動的頻率
將Indian Scout的車速維持在100km/h上下,六檔3250轉的引擎脈動恰好與心跳的頻率相同,
用心感受活塞的律動,那種人車一體的滿足感,會讓人不自覺得露出笑容
選配
Indian Scout還可選配風鏡,後座椅墊,後靠背,馬鞍袋等等
實車拍攝圖片分享
後記
此次Indian Scout車系的亞洲媒體發表會選在紐西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或許你聽過Burt Munro這個人,紐西蘭的賽車手,
1967年,他駕著自己改造的第一代Indian Scout,在美國鹽湖城創下了331km/h的最速傳說
創下紀錄的那年,他1920年購入的Indian Scout已經是47歲的老車,他也以68歲的高齡創下最速紀錄
47年後,承先啟後的Indian Scout再度來襲,
是否能夠激起更大的火花呢?
規格表
油箱容量: 12.5公升
最低地上高: 135mm
全高: 1207mm
全寬: 880mm
全長: 2311mm
座高: 635mm
軸距: 1562mm
傾角: 31度
空重: 244kg
裝備重量: 253kg
前避震行程: 120mm
後避震行程: 76mm
前煞車: 298mm + 單向雙活塞卡鉗
後煞車: 298mm + 單向單活塞卡鉗
ABS: 有
前胎: 130/90-16
前框: 16 X 3.5 J
後胎: 150/80-16
後框: 16 X 5.0 J
齒比:
一檔: 10.782
二檔: 7.328
三檔: 5.841
四檔: 4.957
五檔: 4.380
六檔: 4.034
終傳比: 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