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的发展需要良性文化环境的滋养

   来源:摩托车行情    点击:5004

如果我们把整个摩托车行业比作一片果园,将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小众市场、大排市场等不同的市场比作果园里的果树,那么影响果树成长的因素会有这样几个:一是,“自然环境”,即经济大背景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二是,“人力作用”,与整个摩托车行业相关的企业、经销商的生产经营状况;三是,“土壤环境”,即摩托车的文化氛围。关于前两个因素,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都有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今天想谈谈文化环境对于摩托车发展的影响。


曾有人将中国摩托车发展状况与日本做过比较,认为两国摩托车文化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摩托车产业巨大的发展差距。诚然文化的差异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确实缺少摩托车文化,摩托车在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中负面形象远高于正面形象。摩托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滋养,试问一个行业本身就被贴上负面的标签,为人所不爱,这样一个行业又如何能良好的发展下去。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现在是电动车王国、汽车王国,而摩托车似乎从未成为时代发展中的代名词。无论是作为代步工具还是休闲娱乐工具,摩托车在中国都缺少文化环境的滋养。

中国摩托车的发展需要良性文化环境的滋养

中国人为何大都不爱摩托车?

有人说,是不能爱。说到摩托车,我们总离不开“禁限摩”,回答有关摩托车的问题,第一个答案肯定是“禁限摩”。中国的“禁限摩”政策摆在那里,只怕是想爱也不能爱。我们不能说“禁限摩”的政策一点儿影响都没有,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罪过都扣到“禁限摩”身上。到底是“禁限摩”影响了我们对摩托车的认知,还是摩托车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偏差促成了“禁限摩”,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中国大众来说,要谈摩托车的罪过恐怕罄竹难书,而要列举摩托车的优点,只怕是寥寥无几。提到摩托车,大家想到就是“扰民、违规超速、炸街党、危险”等等这样的负面词汇,而媒体对摩托车的大量负面报道又不断加深着这一“刻板印象”。


从摩托车的代步功能来讲,摩托车无论从成本还是便捷性方面都要优于汽车。摩托车比汽车便宜,按道理讲,能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就能停放摩托车,停车费也省了,为什么大家就是不愿意选择摩托车呢?这是个文化背景的问题,中国人好面子,攀比心尤其严重,当大家都开着汽车的时候,即使费用高、路上堵、无处停,我们还是会选择汽车,因为没有人骑摩托车。加之刻板印象的存在,如今的中国人很难选择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在中国,任何外在的东西都可以与身份、地位、经济实力挂钩,这是整体的文化环境所致,导致我们对摩托车的心理认知发生偏差。

中国摩托车的发展需要良性文化环境的滋养

而近几年发展势头正旺的大排摩托车市场,同样也遭受着认知偏差的侵蚀。摩托车运动存在很高的风险与危险性,而中国人历来是一个缺乏冒险精神的民族,冒险与我们的整体价值观相悖,心理上的无法接受必然表现为行为上的排斥。加之玩儿摩托车的人大多穿着比较个性,行为张扬,这也与中国人内敛的本性相悖,导致摩托车群体被边缘化,摩托车运动也被边缘化。


当前中国摩托车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汽车业风生水起,电动车朝气蓬勃,两者对牢牢占据着中国代步市场,尤其在城市市场中,摩托车正走向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而近几年一直被叫好的大排市场也在苦乐参半中艰难前进。无论是哪一个市场,消费者不买账都没有市场可言。而要让中国消费者买账,仅仅靠价格、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摩托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不解除,文化环境继续恶化,中国摩托车产业很难硕果累累。

中国摩托车的发展需要良性文化环境的滋养

良性的文化环境该如何营造?

首先,要纠正大众对摩托车认知的偏差,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是一日形成的,而一旦形成要打破就很难。在搜索引擎里面输入“摩托车”,在新闻类词条中,负面新闻占道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翻个好几页也不见得有一条良性新闻。媒体关于摩托车的报道已经失衡,而这又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要改变当前对摩托车的不良认知,媒体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多发掘摩托车的优点,不要讲其缺点单方面放大。


其次,对于摩托车存在的诸多问题,广大骑手们也不能回避。车主应该加强自律,他们是摩托车的直接代言人,车主及骑手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摩托车的看法,养成良好的骑行习惯,对于创建良好的摩托车骑行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摩托车的发展需要良性文化环境的滋养

最后,摩托车运动在中国根基尚浅,参与的群体更是少之又少。仅仅靠几场比赛、几个俱乐部无法改变人们对其的认知。恐惧与排斥来自于不了解,要大众接受这项运动,首先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了解摩托车骑行的乐趣。未来,中国的摩托车运动及休闲娱乐功能,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向群众敞开大门,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这样才能为中国的大排市场扫清文化的障碍。


中国的摩托车文化尚在成型阶段,业内人士、摩友以及关心摩托车发展的人们,都应该重视摩托车文化的发展,唯有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避免畸形,才能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提供营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更多摩托车最新资讯

欢迎关注机车网微信公众号 jichew

随时随地为您推送最新机车资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