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来源:摩托家    点击:23939

各位周末好,今天早晨打开微信群就看见众车主在讨论“别摸它”(不是“别摸我”),瞬间对此群肃然起敬,这么小众的你们都聊的来?

当然,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对“别摸它”一无所知,首先介绍一下比莫塔(bimota)品牌吧。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BIMOTA 比摩塔公司以生产高级跑车车架闻名于世,善于配合各种高性能发动机,来自意大利的摩托车制造商Bimota名字来源于制造厂3位创始人父亲的姓氏,分别为Bianchi、Morri和Tamburini

在过去3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Bimota都在其位于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滨小城的里米尼(Rimini)附近的工厂里生产摩托车,有一段时间甚至采用手工制造。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海滨小城。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提比略桥: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桥梁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且最重要的古罗马桥梁之一,至今仍起着连接市区和郊区的作用。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欧洲小城的典型风貌,低矮的房屋,绿树环绕。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里米尼古称阿里米努姆”,拉丁文Ariminum。意大利北部城市,是一座历史超过22个世纪的艺术之城。位于圣马力诺东北的马雷基亚河口,滨亚得里亚海。人口14.1万(2009年)。

据说Bimota只有不足50位员工,相比其他车厂只属微型规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可以推出与别不同的机车,试问如果直接跟对手硬碰,推出大众化的摩托,估计早挂了吧,不管则么说,比摩塔就在这样风景如画的地方生产摩托车,所以为什么可以造出这么有想象力的车,也就不难理解了。

点击“阅读原文”有比摩塔工厂的走访视频,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好了,大大不是导游,书归正传,继续聊车。

当然,因为采用限量生产的方式,Bimota一直以来都经济状况堪忧,到现在为止好像已经被转手五次,现在好像在一个瑞士土豪的手里。那未来是不是有可能会到中国土豪手里,也是可以畅想一下。

今天大大给大家看的这台可以说是比摩塔的明星产品——BIMOTA 3D TESI。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只要你亲眼目睹Bimota 3D TESI 的风采,无不赞叹她的设计及机械结构。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车辆称为3D TESI,那麼有没有1D或2D?答案是有的,早在1990年,Bimota己推出全包围的1D TESI,而TESI是意大利文,意思是「论文」,车辆的外型跟一般大包围跑车无异,但车头采用名为轮毂中心转向系统(Hub-Center Steering)却成为焦点。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这套由玛康尼(Pier Liugi Marconi)博士研发的系统,是由他撰写有关机车车架论文实现过来,由於得到Bimota赏识,因此获委任为1D TESI首席工程师。而一向外购引擎的Bimota,车辆采用Ducati 851的L2引擎,马力为95hp,车重达188kg。
不论是市贩机车还是赛车,对轮毂中心
转向系统的性能采取保留态度,但出众的结构及外型无疑很吸引眼球。可能这个原因,在2004年,Bimota的工程师Ascanio Rodorigo与厂方达成协议,借用1D TESI的概念,分拆开发全新2D TESI推出市场,并且名命为Vyrus,车辆采用Ducati 1000DS引擎,马力虽然只有77hp,但只有149kg重量。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新车不再走跑车路线,没有包围的车身,彻底将铝合金Omega奥米加车架、轮毂中心转向 系统及猪头侧的入风口裸露。还有比125跑车更纤巧的座椅及车身。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2009年Bimota再接再励,推出无懈可击的3D TESI,车厂更将轮毂中心转向系统及Omega奥米加车架玩得出神入化。首先是将2D铝合金头尾担改良更有美感钢管结构。 经过全新设计碳纤沙板及碳纤小型车身包围将部份车架掩藏后,使上半身更有跑车味,而旧款的底中置式排气管改为长冲程排气系统,并采用时下流行的尾排设计, 配合言语无法形容的超漂亮车尾设计,Bimota 3D TESI已达到神级作品。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2008 BIMOTA 3D TESI (98hp, 168kg, Ducati 1100DS L2引擎)-留意底置式前避震,与2012年版有明显分别



什么是轮毂中心转向系统?


轮毂中心转向系统(Hub-Center Steering)-又称Forkless(无前叉式)
在70-80年代,曾掀起「传统的前避震之死」的说法,皆因另类避震不断涌 现,80年代由法国油公司ELF赞助的工程师研发出Forkless(无前叉式),设计其后被
本田买下,并用在GP 500战车上,其中一位车手是英国的夏士林,自始这类外型古怪的系统受到车迷注意。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上图使用轮毂中心转向系统的Honda ELF GP500战车,早期使用2冲3缸的引擎。

Forkless(无前叉式)的出现,因为当年有工程师认为,传统套筒式避震的设计先天不足,是因为转向轴跟避震系统连成一体,导致车辆的吸震及弯向性能大减。举个例子,高速入弯前重刹,避震下沉,因此出现转向不足或车把十分之重的感觉,影响弯向性能。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上图是传统摩托车前减震结构。下面是比摩塔使用的“无前叉减震”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除此之外,如果在弯深遇上突发事件需要刹车,避震下沉同样导致车身摇摆,原因是传统前避震的两条头叉长度较长,由於杠杆原理,不单将轻微的摇动放大,并会传至车身。

还有是机车的马力越来越大,轮胎越来越阔,为了增加扩扭能力,头叉必需要加粗,令车头的重量增加,前刹车系统负荷更大,需要更长的刹车时间。因此,如果能够将转向轴及前避震分开,成为独立部门分工合作,有助减低震荡,固此出现名为Forkless(无前叉式)的防俯冲前避震。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Honda ELF GP500战车

据讲这种头避震的好处在於转动轴及刹车系统被分开,连接轮框及车身的连杆长度较短,可减少杠杆效应,从前轮传至车身的震荡大大减少,还有是少了传统的头叉,车头重量减轻,同时可减轻掣动的负荷,缩减刹车距离。而防俯冲的设计同样可以减低在弯深刹车时导致车身摇摆的情况。
老实说,由於避震的生产及制造技术不断改良,车架制造技术已大为提升,已有效将大量的震荡吸收。不管怎样,Forkless前避震出现的目的是取代传统的避震系统,虽然事以愿违,但可以让诸位大开眼界。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BIMOTA 3D TESI的轮毂中心转向系统由钢管组合而成,跟钢管尾担互相呼应。
毒物/另类的孤独者——比摩塔(BIMOTA 3D TESI)
防俯冲式的前叉,仍有不少工程师作改良,车头转向就是靠多根钢管拉动,车辆采用多款顶级装备,包括OZ鈠造轮框、Brembo 4活塞放射式卡钳及320mm大刹车碟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更多摩托车最新资讯

欢迎关注机车网微信公众号 jichew

随时随地为您推送最新机车资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