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程引擎中,汽门机构是在汽缸缸径与活塞行程之外,另一个影响整个动力曲线的重要部件。为了让引擎更能兼顾不同转速的需求,在汽车引擎上早已发展出相当成熟且多元的可变汽门机构。然而体积更小、对重量更计较的机车引擎,直到这一两年开始才有了市售化的可变汽门系统。
早期由于汽门的作动的时间与行程是固定的,但引擎在不同转速下,最佳的进气量与气门正时也都会不同,使得引擎设计只能针对某区域转速优化。随后发展出来的可变汽门技术,便是追求更加完美的性能输出,不妥协下的成果。
此为KYMCO 官方提供的动力曲线图,可以更直接了解可变汽门对马力曲线的帮助。
概要
在介绍现在市售(或即将市售)量产化的机车可变汽门系统前,我们先简单说明汽门的几个概念,分别是汽门扬程、汽门正时与汽门数。
汽门是一个上下作动的伞状阀门,进气汽门往下推开时能让油气进入燃烧室、排气汽门往下推开时能让废气排出,而这上下移动的距离就称为汽门扬程。而汽门开启的时间点,需要配合活塞压缩时间与点火,时间差太多就可能正好与往上压缩的活塞撞在一起,这个时间就称为汽门正时。简单的说,汽门扬程决定汽门开启范围、汽门正时决定汽门何时开启。
SOHC 汽门机构。
以引擎进气来说,高转速与低转速的需的进气量是不同的,因此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低转速时的汽门扬程较低,高转速时的汽门扬程较高,提供适当的混合油气。另一方面,由于混合油气并不是在汽门开启的瞬间就立刻冲入燃烧室,而是在活塞负压下被吸进去,因此引擎设计上都会将汽门正时略微提早,先打开汽门,让混合油气能够先行加速,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因此当进气汽门与排气汽门都需先行提早开启时,就会出现进、排气汽门同时开启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称为重迭角或重迭正时。
四行程引擎一定有的汽门,根据进气与排气可能会有不同尺寸。
然而随着引擎转速的增加,活塞速度的加快,汽门能开启的时间变短,使得汽门正时比起低转速需要提早更多,并藉由增加重迭角,靠着排气产生的牵引力,加快进气的速度,来达到充足的混合油气进气量。
引擎除了透过汽门扬程与汽门正时来改善进气量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汽门数。原本进气汽门只有一个不够,那我就增加到两个,提高整体进气量。这在最求高转速输出的机车引擎中,就有包括YAMAHA FZR 与2006年之前R1 上所使用的五汽门引擎(每缸进气汽门增加至三汽门),以及HONDA 为了每缸八汽门(四进四排)而设计椭圆形活塞的NR500 及市售的NR750。
98年R1 的引擎分解图,在圆形活塞下,挤进了三进二出的五汽门。
NR500 与之后的NR750,为了增加汽门数,而采用椭圆形活塞设计。可变汽门扬程:KYMCO G6VVCS(Variable Valve-lift Control System)
KYMCO G6 150 VVCS
KYMCO 在2015年中推出了搭载可变汽门扬程的G6 车款,整个系统的运作方式是透过增加一个进气凸轮的方式,来改变进气汽门的扬程。原本凸轮轴上有一个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分别透过汽门摇臂去控制汽门。而G6 VVCS 将增加一组进气凸轮与一个可活动、对应高角度凸轮的汽门摇臂。
A、B 分别是低角度与高角度汽门摇臂。
凸轮轴上增加一组同样角度但更高的进气凸轮。
控制油路的阀门机构。
在6500rpm 以前,这组活动式的汽门摇臂是独立运作,当转速到6,500rpm,电磁阀会开启OCV 油路,将活动式的汽门摇臂与主要的进气汽门摇臂固定。由于高角度凸轮产生的行程较长,因此低角度凸轮在此时就失去功用,汽门扬程也跟着改变,提供更多的进气量,达到可变汽门扬程的目的。
可变汽门扬程作动简图
透过简图能更直观,低转速时,高角度凸轮对应的汽门摇臂是独立活动,汽门主要还是由低角度凸轮所带动的汽门摇臂控制。
高转速时,高角度汽门摇臂会与低角度汽门摇臂锁定,因此汽门摇臂会以高角度凸轮为主,汽门扬程也就增加。